以知識為導向的教學無法適應訊息萬變的社會衝擊,培養學生因應社會環境的基本能力已成為許多歐美各國教育改革重點。兒童基本能力中的情緒能力近年來備受國內外研究重視,美國教育政策鼓勵學者致力設計提升兒童社會情緒能力的教育方案,其方案內容頗有值得參考之處。
以「孩童自主 老師為輔」以及「協助孩童培養自我探索的能力」為核心,蓋德嚮學致力於創造一個給孩子嘗試的機會和成長的時間與空間,使學習不單單只是一種快樂的經驗,同時也能增進發掘學生知識及人格的充份發展。
嚮學以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教育社會學和及人本教育哲學為基礎,我們相信每位學生在給予足夠的扶持時,都能學習並且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去發展健康的自我認知、情緒的認識以及自我實現,同時也能培養同理心以及建立更多健全的人際互動。
自我意識的培養
身心聯繫的狀態
自我管理的練習
社會意識養成
人際關係技巧的探索
負責任的決策嘗試
情緒與感覺的標記以及表達
創建一個富有同理心的教室
建立韌性和學習調節神經系統
加強注意力和自我意識
與情緒共處
了解他人和相互學習
對自己和他人的同理
系統思維
(閱讀更多)
畢業於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系碩士班 (Stanford University, Learning, Design, and Technology),主修社會情緒學習、小學教育以及教育科技產品設計。
Vialchemy 共同創辦人,領導團隊協助大學以及社會新鮮人找學人生的熱情、自我探索的方向以及適性學習的了解。
Adobe Creative Cloud Education 資深產品經理。協助學校把創意跟設計的元素融入於教程內。
MiroX 教育活動規劃,以工作坊的形式帶領教育者體驗並且設計能讓學童了解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教材。
曾任Impact Theory 活動策劃,設計課程讓學員探索人生目標、規劃目標以及自我成長。
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 (Stanford d.school) 的社群設計師,透過規劃系列的活動來創建群體的連結以及向心力。
美國史丹福大學 Bing Nursery School 的課程學員。
資深國小數學家教,協助小三到小六的數學。
曾任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助教中心的核心教師,提供數學、物理、化學以及中文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