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自我表達去重建對話與關係

透過自我表達去重建對話與關係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心而發的真誠對話往往被忽視。當出現誤解或關係變得緊張時,我們可以透過自我表達幫助我們打破這些障礙。自我表達是分享我們的思想、感情和觀點的過程,也同時為我們的世界打開一扇窗。它不僅僅是談話,更是邀請理解、同情和形成更深層次的聯繫。

開始對話的邀請

去展開或是請求一個可以自我表達的對話可能會令人生畏,但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下面有些例句可以用來開始對話:

  • 「我一直在思考著我們上次對話的內容,我很想聽聽你的觀點。我們可以談談嗎?」

  • 「有些事情我想與你分享。我們可以抽空幾分鐘來討論一下嗎?」

  • 「我一直有某種感覺,我可能也不一定能說得很清楚,我想要一起談談。現在是適合的時間嗎?」

營造彼此可以支援的環境

邀請他人參與需要展現脆弱的對話時,提供他們如何能能最好地支持對話是非常重要的。這為他們提供了如何積極貢獻的基礎。

  • 「在我們談話的時候,我會很感激如果在你不一定認同時,你也可以嘗試理解我的觀點。」

  • 「當我與你分享的時候,我希望你能以嘗試詞彙去描述你聽到我有什麼感受。」

  • 「當我在說話的時候,知道你真的在聽,會讓我感到安慰。默默地點頭或肯定可以讓我知道你在專注。」

表達是雙向道路

有效的溝通是雙向的;不僅僅是表達你自己,我們也同時去聽取對方的思想和感情。對他們的經驗表示接納,並以同理心回應。這創造了一種相互理解,共情和深度聯繫的環境。自我表達是重建對話和關係的一種強大工具。它開始於願意與他人分享你的內心世界,並邀請他們做出積極的反應。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開始治療關係的裂痕,並開始建立更強大,更深層次的連接。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掌握富同理心的對話:通過傾聽和理解來增強聯繫

掌握富同理心的對話:通過傾聽和理解來增強聯繫

重新思考「妥協」的定義

重新思考「妥協」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