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妥協」的定義

重新思考「妥協」的定義

妥協常被視為維繫關係的黏合劑。我們可能都聽過「在關係中彼此都需要妥協」這句話,並普遍接受願意在討論或者是溝通中折衷是我們給予支持或承諾的證明。但如果我們對「妥協」的傳統觀點有所改變時,我們的關係會怎麼樣的變化呢?

在其常態的認知上,關係中的妥協被看作是一種平衡行為,一種雙方都需要放棄某些東西以創造一個合適彼此的談判。這個概念表面上看似公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可能會導致不滿、怨恨和痛苦。原因很簡單:這些互動中,常常讓人覺得雙方都無法真正獲得他們所渴望獲得的。我們好像在一個動態的秤子上,為了和平不斷交換我們的需求和願望。

但如果我們敢於重新定義妥協呢?如果我們開始將其視為一種對個人獨特性的相互尊重,而不是對慾望的相互犧牲呢?

這種重新構想的妥協觀點,努力滿足每個人的個人願望,而不需要完全的達成共識或共享觀點。這種理解的轉變承認每個人在關係中帶來的獨特角色,並將不同的觀點視為健康活躍的動態,而不是和諧的障礙。

在這種心境下,不必對所有事情都達成一致 。這種觀點的實質是尊重彼此的願望,並理解我們的願望可能不會完全一致。重要的是開放的溝通和相互理解,而不是只專注於找到共同點。以這種方式,我們從一種基於讓步的關係轉向一種基於慶祝的關係。這是關於找到忠於自己並為我們的伴侶提供相同自由的快樂。這不是放棄我們的願望,而是無論是在我們自己還是在我們的伴侶中,都能找到一種尊重並尊重它們的方式。

這種對妥協的方法不僅培育了理解、接納和愛,而且還培育了一種同樣依賴個性和團結的關係。通過放棄我們總是需要放棄一些東西以獲得和平的觀念,我們為更真實更滿足的關係留出了更多空間,這種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

在這種重新想像的形式中,「妥協」成為連接兩個個體的橋樑。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透過自我表達去重建對話與關係

透過自我表達去重建對話與關係

自我同理心:內心平衡的超能力

自我同理心:內心平衡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