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選擇都是「自由」的生活
在生命中我們不斷學習,有時候的學習是透過自己跟自己的對話以及反思。我們跟自己互動的模式通常受到自己所受到的教育影響,有些是權威者他們教育我們的方式,有些可能是社會環境所帶給我們的印象。我們透過這些經驗去學習如何做道德的判斷、如何詮釋自己的行為結果,在做了對自己行為解釋之後不免會教育自己一番,有時候因而責備自己或是認為自己有甚麼問題。這些為自己的教育反而帶來了內疚感、羞愧或其他偏負面的自我評價。在初衷是要自我反思來成長反倒變成看不到生命的美,忘記自己是「特殊的生命」,導致自我憎恨,而無助於學習。
在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書中提到,用「非暴力溝通」來評價自己,可以避免自我憎恨,並促進個人成長。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描述的非暴力溝通可以應用在培育對自己的愛。當我們注意到自己表現不完美時,我們可以通過體會憂傷和自我寬恕,來看清個人成長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懲罰。評價自己的行為時,我們專注於尚未滿足的需求或是要求,透過從內在去了解不完美,我們就不再依賴羞愧、內疚、惱怒或沮喪的心理來尋求改變,而讓愛自己來主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主動根據需要和價值觀來選擇生活。我們的每個行為不再是充滿了「應該」或是「必須」,為了履行職責、獲得回報、逃避懲罰或避免感到內疚和羞愧而去做一件事。通過深入理解我們自己行為的動機,並用「我選擇做」來取代「我不得不」。
這邊分享書中提到的用「我選擇做」來取代「我不得不」的步驟:
第一步:列出日常生活中覺得沒有意思卻又認為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
煮飯給孩子吃
幫孩子確認作業進度
第二步:在列好的清單每個項目前,加上「我選擇做」。做這些事情是因為我們選擇了做它們,而不是因為我們不得不做。
我選擇...煮飯給孩子吃
我選擇...幫孩子確認作業進度
第三步:衍生的去思考,「我選擇做是因為我想要...」去探索自己行為背後的價值——是因為生活中看重什麼而要去做這件事情呢?當我們注意到我們的行為背後的需要時,即使工作很艱苦或 富有挑戰性,我們也會從中得到樂趣。
我選擇...煮飯給孩子吃...因為我在乎孩子的健康也希望孩子能夠有足夠的營養去學習
我選擇...幫孩子確認作業進度...因會我重視學習並且希望孩子在課業上獲得自信
第四步:觀察自己的情緒變化,如果今天不再是我必須要去做一件事情或是我認為我應該要去完成一個動作,我們內在的心情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當我想著,我選擇煮飯給孩子吃,是因為我在乎孩子的健康也希望孩子能夠有足夠的營養去學習,我注意到我心中有感受到溫暖的關愛以及比較開放的心胸。
當我想著,我選擇幫孩子確認作業進度是因會我重視學習並且希望孩子在課業上獲得自信,我感受到期待以及希望,並且能和孩子表達我對協助他培養自信的想法。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和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和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