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來看,西方教育與台灣教育各自的強項

普遍來看,西方教育與台灣教育各自的強項

西方教育與台灣教育兩種教育方法之間存在重大差異。然而,這些分別存在於大環境概略的描述下,亞洲和西方教育的對於塑造學生的個性和觀點都至關重要。

亞洲教育

大多數亞洲國家的教育可以定義為以教師為中心。老師為學生提供一切,如指導、閱讀材料、作業等。排名和成績主要來自考試、測驗和活動,以分數和數字為基礎。

對於亞洲教育,很少要求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學生們應該傾聽並記住老師教給他們的主題和內容。學生提出衍伸的問題或是辯論一個主題,通常是在教師的特別的安排下才會發生。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很少是緊密的,老師的權威相對佔比較大的比重。

亞洲國家教育性質的嚴肅性和嚴格性,使亞洲的大學登上了世界排名的前列。透過記憶還是重複的練習,亞洲大部分的時候能在在既定的主題內培養全面和高度競爭的學生。

然而,亞洲的教育系統排名的上升伴隨著學生所承受壓力的上升。白天的 8 小時上學外,課後通常有課外活動(或課後課程)。課程有時涵蓋了各種各樣的主題,旨在接觸到每個主題的基礎知識。在台灣的教育中,有時候會看見卓越即是標準的學習理念;讓學生處於隨時都可能被淘汰的緊張感。

無論如何,亞洲教育為競爭激烈的世界創造了成果。其課程的穩健性被視為人們在社會中有用的必要條件。堅實的教育基礎可確保您在以後的生活中選擇追求的任何事物都有更光明的機會。

西方教育

另一方面,西方教育注重個人,培養學習的內在動力。考試、測驗和活動仍然是其評分系統的基石,但它不是專注於記憶和反覆的練習,而是使用開放式問題來衡量對該主題的理解程度。

西方教育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書籍和內容僅用作資源,而不是遵循的寶典。教師不是絕對的真理,而是可以讓學生確認認知和糾正理解的中介者。由於易於選擇和指導,學生的壓力更小,有更多時間表達自己和追求自己對學習的好奇。

然而,該系統提供的自由度導致學生在課程學習上有著明顯的差距。教學模式要求學生在擅長或至少精通該學科之前,對該學科必須有一定的興趣或學習動力,導致在同一個班上同一個課程內,學習會有很顯著的落差。這變現的可以在考試的成績中觀察到,西方學生在標準化考試中,特別是閱讀理解、數學和科學有顯著的程度分叉。

西方教育的基石(互動和溝通)為社會創造了偉大的個人觀。孩子的學習是著重在一個學生而不是一個班級的進步,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學習的曲線。總體來說,西方教育系統有著比較濃郁的自由主義、批判性思維和對抗性思想。

我們希望給予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刺激

也許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西方教育體系優於亞洲教育的面相,反之亦然。如果我們期望我們的孩子能接觸到更多元更能協助他們發展的學習環境,現在是我們重新思考協助孩子成長方式的時候了。我們的教育方法應該更吸引人、更令人興奮、無壓力,並且需要適應各種學習者。在這個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融合亞洲和西方教育系統的精華。

帶著同理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帶著同理心去傾聽孩子的聲音

閒聊社會情緒學習的20個話題

閒聊社會情緒學習的20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