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識」- 社會情感學習的基礎

「自我意識」- 社會情感學習的基礎

什麼是自我意識?

社會情緒學習相關的第一個主要技能是自我意識。自我意識是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的能力——一個人的情緒、思想、行為、價值觀、偏好、目標、優勢、挑戰、態度、心態等等——以及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跨環境的行為和選擇。簡而言之,自我意識是了解自己的能力。

哪些技能與自我意識相關?

在探討自我意識的掌握,通常會談論到以下幾點:

識別情緒

讓學生能夠認識和識別情緒是很重要的。為了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參與解決這些情緒的活動,他們必須首先能夠能去識別和溝通自己的情緒。

有個準確的自我認知

因為自我認知是基於對“自我”的了解,所以一個人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與現實相匹配。為了有準確的自我意識,重要的是讓學生反思並開放地接受反饋,以培養真正的自我意識。對自己的現實了解將使學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行為。

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因此能否去觀察到自己的優勢變成能建立穩健的成長基礎重要的一環。

擁有自信

當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長處時,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同樣,自信是健康情緒狀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示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簡單的講是一個人能否運用自身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些事情、達成目標的程度,是個人對自己實現目標的能力的信念。

何時適合開始教授自我意識?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認為,自我意識對於所有層面的成功都至關重要。因此,這是嚮學教育社會情緒學習中的首要技能。在開始與學生一起實施之前,確保與這些學生一起工作的成年人對自己有準確的自我認知也很重要,以便更好地與學生一起培養這些技能。當實施從我們自己的自我意識開始時,我們就可以開始幫助學生認識到他們社會情感技能能去練習和成長的地方,這同時也能讓教育工作者能夠更好地將相關的技能培養活動和策略與學生當前的能力去相匹配。

學生培養自我意識的幫助是什麼?

健康和綜合的自我認知發展

擁有自我意識並認識到自己的經歷和背景如何影響他們的目前的自我有助於學生和成年人認識到特權、減輕壓力以及歧視和創傷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Nagaoka et. al., 2015; Shaffer, 2018)。尤其是探索民族-種族認同 (Ethnic-Racial Identity),對於所有學生(包括少數群體和多數群體的學生)的健康認同發展非常重要。通過有意識地探索自己的民族和種族認同,學生可以更好地應對種族主義和特權的挑戰,還有與學術和職業成功以及社會和健康的心境相關的挑戰(Rivas-Drake & Umaña-Taylor, 2019)。

在生活中建立關於目標、價值觀和角色的自我認識:

幫助學生培養目標感有助於幸福,並與改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Cotton Bronk, 2014)。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偏好和價值觀是積極發展的關鍵要素,這認知同時能幫助學生和成年人去有效地參與社區(Saito & Sullivan, 2011)。

識別情緒及其與行為的聯繫:

識別情緒的能力對於建立積極的關係、發展自主能力、決心和實現目標至關重要。那些培養成長型心態的人——即相信智力和才能可以通過努力得到發展的人——更有可能在學業、個人和專業上取得成功(Dweck, 2006)。

穩固且平衡的關係:

具有自我意識的教育者能夠更好地營造積極的課堂環境,從而與學生建立支持性關係(Jennings & Greenberg, 2009)。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意識包括檢查對學生的期望與性別、種族和社會經濟因素的信念之間的關係,以及對學生行為(包括紀律實踐)的反應(Okonofua, & Eberhardt, 2015; Copur-Gencturk et. al., 2020)。

自我意識與嚮學國際教育有什麼關聯?

通過鼓勵學生培養自我意識,嚮學國際教育透過學習單元以及學習體驗去帶領孩子一起在嚮學教育的社會情緒學習課程裡面做自我探索。自我意識的培養讓教師和學生能夠就學生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領域以及教學計劃和策略實施進行對話。有關嚮學教育的社會情緒學習課程的全文,請參考社會情緒學習課綱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參考文獻

Bronk, K. C. (2014). The role of purpose in optimal human functioning. In Purpose in life (pp. 47-68). Springer, Dordrecht.

Copur-Gencturk, Y., Cimpian, J. R., Lubienski, S. T., & Thacker, I. (2020). Teachers’ bias against the mathematical ability of female, Black, and Hispanic stud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49(1), 30-43.

Dweck, C. S.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Jennings, P. A., & Greenberg, M. T. (2009). The prosocial classroom: Teacher social and emotional competence in relation to student and classroom outcome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9(1), 491-525.

Rivas-Drake, D. & Umaña-Taylor, A. (2019). Below the Surface: Talking with Teens about Race, Ethnicity, and Ident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doi.org/10.1515/9780691184388

Saito, R. N., & Sullivan, T. K. (2011). The many faces, features and outcomes of youth engagement. Journal of Youth Development, 6(3), 107-123.

Nagaoka, J., Farrington, C. A., Ehrlich, S. B., & Heath, R. D. (2015). Foundations for Young Adult Success: A Developmental Framework. Concept Paper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Consortium on Chicago School Research. 1313 East 60th Street, Chicago, IL 60637.

Okonofua, J. A., & Eberhardt, J. L. (2015). Two strikes: Race and the disciplining of you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5), 617-624.

非暴力溝通中的共通基本需求是什麼?

非暴力溝通中的共通基本需求是什麼?

有系統性地去衡量給孩子的課後活動

有系統性地去衡量給孩子的課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