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方關係連結的強度:互動中的三種邊界

與對方關係連結的強度:互動中的三種邊界

如果你在與人互動或是談話上設立界限和邊界上掙扎,去辨別和判斷溝通以及互動品質的過程好像變得無法應對。有時候在對話感覺自己無法抽身,有時候覺得好像在對話後精疲力盡,有時甚至在對話中覺得委屈。審視自己的人際關係成為了一個迷失方向的過程,有時會成功,有時會導致另一個結。你希望能夠有意識地選擇在任何時刻和任何給定關係中最適合的邊界,我們需要一種系統化的方法來簡化流程,同時保持流程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性和活力。

簡化人際關係決策的一種方法是弄清楚我們希望與自己每天互動的人的接觸和聯繫程度。這意味著知道自己想要和不想分享什麼,願意一起參與和不一起做的活動種類等等。決定自己想要與某人建立什麼程度的聯繫是思考的基點,這可以支持我們去設定各種有利於自己身心健康的界限。舉個例子,如果當我決定減少與某一個同事的聯繫,而他要求我去他們家討論工作項目並希望一起消磨時間時,我就能更容易容易決定不去他家,而是選擇一個公共的咖啡廳見面。

在處理設定與對方互動的邊界時,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整理自己對不同邊界的體驗。將關於邊界的決定分類為邊界類型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這有助於我們去研究自己的經歷並做出決定。在正念同理心對話(Mindful Compassionate Dialogue)的語言中,人際關係的邊界被分為三大類:

  1. 距離邊界:保持較少的聯繫,或者只是剛好足夠的聯繫來完成眼前需要完成的任務。

  2. 彈性邊界:根據情況和情境去決定適合強度的連結。

  3. 緊密邊界:始終如一地提供和邀請親密關係。

在上方提到與同事的例子中,互動的過程透過了設立距離邊界去定調與同事互動的強度和頻率。距離邊界通常於當我們在與對方希望保持禮貌的距離、滿足自己對於隱私和獨立的需求,或是給予自已對於開放和脆弱表現的保護時出現。如果在給定的關係中持有一個距離邊界,那麼你與那個人分享的生活會是相對狹窄的。這在工作場所很常見,共享僅限於工作任務本身。我們通過提前決定在特定關係或情況下分享或不分享什麼來決定與對方的互動。

在其他關係中,我們可能保持彈性的邊界。在這樣的關係中,有時有距離,有時有親密感。在互動關係中彼此相信自己和其他人會根據當前的環境和需求去動態的協商界限。這種情況時,我們需要有意識的決定花時間去檢查並協商在任何特定對話共享的內容。

在生活中有些特定關係中,我們可以保持著親密或緊密的邊界。我們在這樣的關係中與對方分享很多東西,並且積極保持親密關係。在這個關係中我們也可以去建立聯繫、分享脆弱性,也許還可以一起分享各種活動。

當我們使用這個框架來檢查自己的人際關係時,我們可能會遇到最困難的事情就是自己的期望與對方真正的需要不相符的時候。例如,我可能渴望與自己的姊姊建立親密關係,不幸的是,我的姊姊沒有足夠的心力以一種滿足我對尊重和關懷的需求,也因此沒有辦法保持親密關係。如果我執著於擁有這種親密關係,我可能再一次又一次的邀請和提供脆弱的分享時,感到受傷和難過。

渴望一段關係成為一種特殊的方式會影響我們能看到那些無法在這種關係中得到滿足的需求。對關係渴望的模糊和困惑思考可能聽起來像是這樣:

  • 我知道他明明有空,他只是不願意而已。

  • 他之前對我很關心,我知道他可以做到的。

  • 我是不會放棄她的。

  • 要是我能讓他知道...

  • 如果他願意與諮商師一起談談,那麼他將能夠...

邊界可以是動態的。延續上面的故事,如果這時候我與我姊姊從緊密邊界改變成距離邊界,這並不意味著我要放棄我們的關係或放棄她。這只是意味在同時保持開放的態度來改變時,我願意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與對方去做適當的聯繫。

辨別關於選擇在關係中連接的三個主要邊界——距離、談信或緊密——的哪一個能讓我們更可以連結到自己內心的世界,讓在和對方互動時更輕鬆和簡單。我們可以選擇在距離和緊密這個級距中選擇如何與對方互動,這本身就可以賦予我們力量,並幫助我們記住在需要時去設定豐富自己生的界限。

反思自己覺得自在的關係,在這些關係中你選擇了與這些人有著哪種類型的連接邊界呢?在這些關係中你做了些什麼或是選擇了些什麼呢?了解這些選擇會讓你更好地了解在一段新的關係中該做什麼。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富有同理心對話的12個元素

富有同理心對話的12個元素

在陷入停滯的爭論重新獲得連結

在陷入停滯的爭論重新獲得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