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中可能不小心被忽略的細微的邊界

人際關係中可能不小心被忽略的細微的邊界

您可能會列出一些明顯違反界限的行為,例如未經同意的觸碰、辱罵、不請自來的建議、拿取未經同意的物品以及未經許可去分享機密信息。除了這些明確的界線之外,同時也存在著比較細微的邊界,這些比較細微的邊界被越舉時的你感到緊張、僵硬或變得糊塗,但你無法完全說出正在發生的事情。更加了解這些時刻並找到設定界限的詞語對於支持健康的長期關係至關重要。

讓我們從富有同情心對話中的邊界定義開始,訂定為了能豐富生命的界線意味著清楚知道什麼真正豐富生活或滿足需求,並有意識地決定你將如何與他人相處或在特定情況下如何表現。這需要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接觸和表達——身體、語言、心理、情感或精力充沛時,清楚什麼能滿足需求,什麼不能滿足需求。換句話說,訂定能豐富生命的界線包含了你做出的關於如何與他人相處的所有決定。

讓我們看看三類細微的邊界的違反:

  1. 對話缺乏相互性

  2. 口氣的語調和音量

  3. 為某人說話或談論某人

對話缺乏相互性

無論是在專業、家庭還是同儕關係中,相互關係都是豐富生命的一部分。例如,在專業關係中,職責是明確和被清楚規定的,當每個人都履行對這些責任的承諾時,就會產生相互關係:醫生準時準時看診,您按時支付賬單。

在各種情況下一個關係的相互關係強度都可能不一樣或是不足。協作或是合作是一個常見的相互關係不足的情境。當你和一個同伴一起努力讓某件事發生時,缺乏相互關係可能以一個人不斷要求另一個人做一些不同的事情或做得更好,而沒有檢查自己的行為或提出做出改變。舉個例子,汪達跟綠明一起合作一個專案,汪達在跟綠明討論和分工的時候,汪達時常要求綠明去思考怎麼樣工作才能更有效率,以及案子怎麼規劃才比較能符合客戶的要求,汪達有時也會告訴綠明某些做法不正確,綠明花上許多時間去檢討以及想著不同的方案去解決問題。在這個情況下,一個人比另一個人做更多的自我反省和調整。如果未在此動態範圍內設置邊界,則可能在這個關係中浮現出權力的不平衡。

以下是針對這種情況,綠明可以去設立邊界的請求:

  •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審視自己的行為,看看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可以改變的。你願意先分享嗎?”

  • “如果你能在要求我做一些不同的事時也能自己嘗試一些不一樣的方式,這將有助於讓我感覺到我們是同一個團隊的。你願意試試嗎?”

  • “我很樂意反思我可以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你願意先從你想嘗試的開始談嗎?”

  • “如果目前某些流程不起作用,您能否先提出一些你能做的事情,或者在提出請求之前問我您可以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嗎?”

  • “告訴我我做錯了什麼並沒有幫助。你願意說你想要的,而不是你不想要的嗎?”

  • “我們的互動對我來說似乎是片面的。我重視相互性。你願意找出一件你可以做不同的事情嗎?”

設定能豐富生命的界線的一個重要關鍵是在最輕微的不適或刺激中立即去執行。為了當下的輕鬆或和諧而容忍或只是順其自然的傾向通常會使以後設定界限時變得更加困難。你變得越來越被動越來越缺乏心中的穩定,這使得你很難獲得你需要的自我意識和技能。

口氣的語調和音量

有時候如果我們把一個讓我們感受到不舒服的對話變成是單純的對話副本,也是就是移除語氣和音量,那麼聽起來刺耳的對話的內容可能就變得輕盈。然而,你的神經系統對語調和音量的反應比對實際單詞的反應更強烈。當某人感到壓力、害怕或接收批判時,他們喉嚨裡的肌肉會收縮,音量通常會增加。雖然你可能對他們此刻的經歷有同情心,但讓他們做出受情緒的反應性的互動並不是富有同理心的互動。你取而代之在傳遞的信息是這樣的互動對你沒有什麼影響或著是對方在跟你的互動中不需要有善意或考量到你。

以下是針對這種情況的一些設置邊界可能的策略:

  • “我想聽你說話,但以我現在聽到的語氣讓我很難專心聆聽。我要去洗手間休息一下然後再回來。”

  • “你的語氣和音量讓我很痛苦。我想和你建立聯繫並聽到你的聲音。你願意軟化你的語氣和降低你的音量嗎?”

  • “當我從樓上聽到你的聲音時,我的神經系統就會緊繃起來,我感到壓力很大。家是一個避難所這對我的日常作息非常重要。你願意找在當你生氣或沮喪時降低音量的方法嗎?”

  • “我聽到你說這令人不安,我想了解你需要什麼。你的語氣讓我感到不適和分心。你能深呼三口氣,然後用不同的音調重新開始嗎?“

  • “我不會參與一個大喊大叫的對話模式。”

  • “我想進行尊重的對話,但目前這樣是行不通的。我們可以再重來一次嗎?”

跟稍早提到的一樣,我們等待去設立界限的時間越長,設立邊界的過程就越困難。沒有明確的界限,陷入反應的人通常會繼續有更激烈的情緒反應。當然,您無法控制他人的反應,你不能做一些事情來操縱對方的行為。當你設定了一個去豐富生命的界線時,你會通過他們的回應收到關於誰想要培養健康的關係以及誰在那個時候無法獲得改變的反饋。

為某人說話或談論某人

為在場的人說話或談論某人可能是源自於想要去幫助或是貢獻的心意,但通常情況下,這可能涉及未經許可分享他們的個人訊息、未能完整地呈現對方以及將他們排除在互動之外。

不詢問就去分享別人最簡單的經歷也是違反邊界的,除了簡短的介紹之外,描述某人的背景、在那裡的原因或意圖,很有機會就剝奪該人能去建立融洽關係、交流以及去表達最真實內容的機會。

以下是針對這種情況的一些可能的邊界設置策略:

  • “哦,謝謝你的介紹,接著我來繼續分享。”

  • “等等,那是關於我的,我會分享關於我的東西。關於這次活動的經歷,你有什麼從你的視角想說的嗎?”

  • “你在為我說話。可以的話,我想為自己說話。”

  • “在你分享一個描述我的經歷和行為的故事之前先問我一聲嗎?”

  • ”喔!對!那個故事,我可以自己來分享嗎?“

在不捨棄誠實的情況下建立安全感

在不捨棄誠實的情況下建立安全感

“虛假”的感受(Faux Feeling) 是什麼?

“虛假”的感受(Faux Feeling) 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