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不只有一種?認知、情感、身體感覺的同理差別在哪裡?
什麼是同理心?這是一種從他人的角度而不是你自己的角度來理解他人在某種情況下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它與同情不同,同情是一個人看見了另一個人的想法和感受,但在情感上保持距離。
當講到同理心時,我們會發現同理心在不同的人心中可能是不太一樣的,著名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保羅·埃克曼、艾米·普萊斯和其他人去探索了同理心的許多組成部分,本文將涵蓋「認知」、「情感」和「身體感覺」的同理,我們將本文中簡要討論它們。通過學習如何與你的朋友、同事和周圍的人產生同理心,使用這三種同理心,你可以建立更牢固的關係和信任。
三種不同的同理
認知層面的同理:“我能了解你為什麼會有現在的情緒”
Cognitive Empathy: “What you are feelings makes sense to me.”
認知層面的同理是承認和認同他人的感受、意圖、限制和信念,同時保持獨立的自我意識的觀點 (Chung & Bemak, 2002)。我們通常將其稱為「換位思考」。如果您想像自己站在朋友的立場上,您可能會猜測朋友可能會因為最近發生的事情而感到悲傷和焦慮。然而,只有認知層面的同理會讓你與朋友感覺到距離。認知層面的同理只是了解對方的感受以及他們可能在想什麼,要真正與朋友建立聯繫,您需要分享他們的感受。這就是情感同理心的用武之地。
情感層面的同理:“我知道你現在的感受”
Affective Empathy: “I know how you are feeling.”
情感同理心將情緒設置為同理心的焦點。在感受情感層面的同理時,我們會向內看去找尋相似的情況去感受對方可能在感受的情緒。我們在內心找尋的情況本身不必相同,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重要的是,由這種情況產生的情緒是相同的或相似的。這種情感層面的同理可以建立希望,以及讓對方感覺到他們被理解並且不再孤單。
身體感受的同理:“我注意到我身體有著相同的反應”
Somatic Empathy: “I feel similar with this feeling.”
身體感受層面的同理被描述為與感受到他人在身體上體驗相同的痛苦來呼應他人的痛苦和悲傷(Blair, 2005)。基於身體感受的同理做法,可以讓我們去傾聽我們的身體通過身體感覺像我們傳達的內容。除了提供寶貴的信息和更深入內在世界的解析之外,身體感受的同理還可以緩解身體疼痛和不適,並帶來新的開放、釋放和更新的能量。我們可以透過身體感受層面的同理去與對方一同將注意力帶回到當下去注意到情緒帶來的反應。
身體感受為基礎的同理練習
您想更能去觀察到自己身體的感受、獲得更深層次的自我連接和情緒洞察力嗎?在提到的三個同理心中,身體感受層面的同理心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新概念。多年來,我們的身體經常為我們保存重要信息,基於身體感受層面的同理幫助我們以新的方式與我們的身體交流,因此我們可以深入聆聽和傾聽我們的感覺。受 Eric Bowers 《Meet Me In Hard-to-Love Places: The Heart and Science of Relationship Success 》的啓發,以下是一個你可以找一個朋友來探索身體感受同理的練習:
夥伴甲:選擇一個情況,分享幾句話關於自己的情況,然後暫停。如果合作夥伴甲忘記暫停,夥伴乙可以說“我想和你保持聯繫,你願意告訴我你注意到你身體有哪些感覺嗎?”
例:我最近在處理一個很要跨組合作的專案,在下個月之前要完成一個計劃報告。
夥伴乙:問合作夥伴甲 “你願意告訴我你注意到你身體的哪些感覺嗎?”
夥伴甲:分享一個注意到的感覺。
例: 我注意到我的胸口很緊,肩膀像是石頭一樣的硬
夥伴乙:猜一猜這些感覺中有什麼情緒,或者問夥伴甲 “你在這些感覺中注意到什麼情緒?”
例:你是不是感到焦慮呢?
夥伴甲:去分享這身體感受背後的情緒。
例:我覺得可能是害怕的感覺。
夥伴乙:猜測夥伴甲情緒背後的需求。
例:這個情緒的背後是不是你渴望能有協助和指示呢?
夥伴甲:告訴夥伴乙這個猜測聽完之後的感受,你的身體感覺有什麼變化嗎?
例:我注意到我的肩膀好像放鬆了一些,不過我的胸口還是覺得很緊。
返回第一步並繼續循環執行這些步驟,直到夥伴甲沒有更多可分享的內容、夥伴甲不想再分享時或著是超出一開始溝通好的練習時間。
文獻參考
Blair, R. J. R. (2005). Responding to the emotions of others: Dissociating forms of empathy through the study of typical and psychiatric population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4(4), 698-718.
Bowers, E. (2016). Meet Me In Hard-to-Love Places: The Heart and Science of Relationship Success.
Chung, R. C. Y., & Bemak, F. (2002). The relationship of culture and empathy in cross‐cultural counsel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2), 154-159.
Price, A., & Dambha-Miller, H. (2019). Empathy as a state beyond feeling: a patient and clinician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112(2), 57-60.
關於社會情緒學習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社會情緒學習 (SEL) 是教育和人類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會情緒學習是所有孩童和成年人透過獲取以及應用知識、技能和態度來發展健康的自我認識、情緒的管理和實現個人和集體目標,同時也精進情緒的表達的能力和對他人的同理心,而此更能去建立和健康的、互相扶持的人際關係。